 科普大魔王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科普大魔王
              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在西方人眼中,中国人在科技上取得胜利,归功于三个原因:第一,中国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;第二,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创新公司,它们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,赶上美国硅谷同行;第三,创新公司背后,有着中国政策的强有力支持,比如,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非国企科技集团颁发金融牌照之后,中国移动支付系统便开始领先全球。

但只有这三个原因,显然不足以说服所有人。
因此,在近日刊登的德国《经纪人杂志》(Manager Magazin)上,著名经济作家扎克·迪奇特瓦尔德便撰文补充了,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的第四大原因:最近30年,中国接受新技术的意愿,比世界上任何国家,都大、都强。
为何中国公众如此开放?文章中写道:第一,中国有7亿人在40岁以下;第二,过去十年,中国已然告别190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的“制作工作台”,转而变型“创新国家”。
过去30年来,中国的人均GDP增加了32倍,而第二名的荷兰却只有10倍不到,其他如日本、德国、美国等大多数工业化国家,就更不用说了,连3倍都不到。
中国发展变化之迅速,大家有目共睹。就拿水泥,汽车,留学生来说,中国在短短3年内,消耗了大约64亿吨的水泥,而美国在20世纪100年间仅消耗水泥44亿吨。30年前,中国道路上最多出现550万辆汽车,现在为当时的500多倍,电动汽车数量,更是居世界首位。
在20世纪的时候,因为我国的整体发展历程还没有多长时间,所以跟世界的科技水平差距很大。但是随着我国大力的推动各方面的发展,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。在综合国力这方面,也排在了第2位。不仅这样,我国的科技领域发展也西方更晚。但是因为华为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,所以发展的速度更是让人震惊,拥有着势不可挡的趋势。虽然说之前遭到了对方的多次限制阻挠,但是仍然不影响它获得优秀的表现和成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