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
当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平稳进入“乙类乙管”新阶段,建议市民朋友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做好个人健康管理。
健康提示
01
继续做好个人防护。科学佩戴口罩,注意卫生习惯,做到勤洗手、常通风、少聚集。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,做好居室日常卫生。
02
加强个人健康管理。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,出现发热、咳嗽、乏力、咽痛、嗅觉味觉减退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,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,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,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。
03
增强自身免疫力。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,请广大市民保持规律作息,适当锻炼身体,合理膳食,多喝水,保持良好心态,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。
预防冬季各类呼吸道传染病
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,流感病毒、肺炎支原体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等是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,引起的症状相似,多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。学生、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应注意个人防护,避免感染。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,建议居家休息,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。如症状较重,应做好个人防护,尽早前往医院就诊,及时获得有效治疗。
健康提示
01
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,流感病毒、肺炎支原体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等是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,引起的症状相似,多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。学生、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应注意个人防护,避免感染。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,建议居家休息,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。如症状较重,应做好个人防护,尽早前往医院就诊,及时获得有效治疗。
02
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,打喷嚏、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,避免飞沫传播。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,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,每日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清新,通风期间要做好自身保暖。
03
流行高峰季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场所,必须前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做好防护,且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亲密接触,避免发生交叉感染。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不要前往空气流通不畅的密闭区域,如必须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,做好自我防护。
04
学校及托幼机构要严格做好晨午检、因病缺勤登记追踪、通风消毒和病例报告等工作,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患病学生,避免造成聚集性发病或暴发疫情。
05
提高自我健康监测意识,若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时,患者应居家休息,并注意个人及家人的防护,避免把病原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,尤其要避免与老人、儿童亲密接触。居家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,如果症状较重或加重时,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,尽早前往医院就诊,不要盲目用药、跟风用药。
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
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、以鼠类(黑线姬鼠和褐家鼠)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,主要通过鼠的唾液、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、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,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,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、出血和肾功能损害症状为主。
健康提示
01
接种疫苗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有效措施,高发地区16-60岁的适龄人群,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年满16岁的学生,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。
02
加强个人防护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流行高峰期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,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、露营;避免与老鼠排泄物(尿、粪)或分泌物接触,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污染的食物、水和饮料等;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裤长衫、不露脚趾的户外鞋,以防被鼠类咬伤,同时要避免皮肤粘膜破损,如有破损,应用碘酒消毒处理。
03
出血热发病急、进展快,市民一旦出现发热、肌肉酸痛、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,避免病情延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