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自由而明亮,孩子便能从你的光中,学会如何走自己的路。
有人说,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面镜子:父母发出什么样的光,孩子便绽放什么样的光芒;你活得明亮,孩子才能走出自己的路,明亮而坚定。
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不知不觉舍弃了一部分的自己——放弃兴趣、牺牲时间、搁置梦想,以为这就是毫无保留的爱。可他们没意识到,若孩子每天面对的是一个疲惫、甚至失去自我的父母,他该如何相信生活是值得热爱的?
相反,若孩子看到的是一个把自己活得充沛且丰盈的父母:晨起跑步,周末看展,有时与朋友相聚,有时安静读书……那么孩子便会潜移默化地认为,生活是一件有趣且有选择权的事情。
教育的本质,从来不是说教与控制,而是父母活成让孩子向往的模样。如果我们把整个人生都押在孩子身上,就会不自觉地要求他按我们设定的剧本走。一旦偏离,焦虑、指责、失落便接踵而至。但孩子从来不是我们人生的续集,他们有自己要写的剧本。
真正有光的父母,懂得先经营好自己的生活。他们不为孩子牺牲一切,而是用自己积极的状态告诉孩子:你可以安心做自己,去追你的路,而我会一直发光,照亮我自己的同时,也照亮你。
父母的情绪,就是一个家庭的气候。你焦虑,孩子就不安;你暴躁,孩子就紧张;你消极,孩子就容易自卑。而你平和、乐观、从容,便能给孩子一份内在的稳定与自信。
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,但需要真实的、不断成长的父母。你怎样对待自己,孩子就怎样对待自己;你如何面对生活,孩子便如何面对生活。养育的本质,其实就是孩子透过我们学习“如何生活”。他们不仅在听我们说什么,更是在看我们怎样生活。
去读书,去运动,去交朋友,去发展兴趣,去解锁新的可能……当你活出了光芒,孩子自然会借着这光亮,踏实、自信地走向远方。无需刻意教,你的生活态度、情绪能量和面对挫折的样子,早已无声地写进了孩子成长的脚本。
所以,别总是紧盯着孩子该成为怎样的人。更重要的是,你先成为那个让孩子一想起来,就觉得温暖、有力、有方向的人。当你自由而明亮,孩子便能从你的光中,学会如何走自己的路。
来源:新华社夜读综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