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开放让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一下子提升起来。20世纪80年代,天津时髦小青年有“三宝”——喇叭裤、蛤蟆镜、手提式录音机,这也成为街头巷尾最靓的风景,按时下的话说,真酷真有范儿。
“燕舞,燕舞,一曲歌来一段情——”青年人对家电的梦想由此揭开了,能拥有一台手提式录音机是令许多人望眼欲穿的大事。稍微有些档次的是双卡四只喇叭双声道还带三波段收音功能的机器,炙手可热。那时的手提式双卡录音机,要数原装夏普牌“777”最受人青睐,若能拥有一台,真让人羡慕至极。
双卡,最适宜翻录磁带。那时候,邓丽君的甜美歌声已逐渐在民间传唱,少男少女翻录得到一盘磁带,要比现如今看一场巨星演唱会还得意,还兴奋。但最初的时候,少年们大多是背着家长暗暗叫好的,绝不敢声张。因为他们或多或少了解一点刚刚过去的岁月。
手提便携式录音机满街跑,也成为那个年代值得怀念的风尚。当时,天津的水上公园、北宁公园、人民公园中,每逢假期,提着大录音机来游玩的人随处可见。小青年们一路上放着“路边的野花”,逗趣着,欢笑着。在草地上铺开一张塑料布,中间端端正正地摆上录音机,伴着午餐肉、香面包的滋味,听着“你到我身边”,哼着“池塘边的榕树上”,那是一份憧憬……
改革开放的春风照样吹拂着游戏产业的萌生,玩家们第一次知道并开始享受起通过显示终端来玩电子游戏。当时,给人印象最深的是“红白机”。五色斑斓,甚至光怪陆离的带着西风气息的游戏,一下子闯入了人们的生活。游戏机与电视机相连接,也让那个年代的电视有了别样的、全新的娱乐功用。
当年,天津的小伙子们、年轻的爸爸们,有的对这个新生的休闲娱乐项目十分痴迷,有空的时候,常常对着电视中的游戏画面兴奋不已。最流行的当数横版卷轴射击类、动作类游戏,如《魂斗罗》《双截龙》《超级马里奥》等。
另外,受欢迎的娱乐项目还有呼啦圈(又称健身圈),它转起来,好像彩云身上绕。20世纪50年代它曾流行于欧美各国,自80年代传入我国以后,因其轻便美观,练习时占地不大,很快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休闲娱乐(运动)项目。
当时,普通的呼啦圈结构很简单,就是细细的一根塑料管围成一个圈。讲究的圈里还会在管中加点小珠子,摇起来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。当年,呼啦圈风靡津城的大街小巷,小不点儿、大姑娘、新媳妇无人不爱,人手一个,或一人多个。晨练或晚练,人们腰间套着呼啦圈,得意地摇着,或轻盈,或笨拙,权且一乐。有单人转的,有组队转的,还有一个人身上套好几个圈一起转的。后来,有些学校体育课也以玩呼啦圈为主打,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。到了90年代中期,休闲娱乐花样百出,呼啦圈在不知不觉中退场了。近年来,呼啦圈又悄然回到我们身边,相随的口号已换成了“减肥瘦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