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APP

舞步与节奏的配合——析汉唐舞《相和歌》的点睛之处
文化 2023-09-19 社会鉴赏

  摘 要

  汉唐舞《相和歌》是汉唐舞流派的代表作品,出自于北京舞蹈学院的孙颖教授所创作的民族舞剧《铜雀伎》。《相和歌》以盘鼓舞的形式,从文物古籍和汉画像石的记载中提取精粹,再现了汉代鼓舞的精妙之处,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和汉代风尚。本文主要对《相和歌》中舞步与节奏之间配合运用加以辨析,认为正是由轻捷腾跃的舞步与井井有序的节奏之配合,才能凸显出汉代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息和健朗明快的审美风范,更能将这种古拙之风气势高昂的展现出来,最终造就了该作的点睛之处。

QQ截图20230919165759.jpg

  关键词:汉唐舞;《相和歌》;舞蹈节奏;舞步;盘鼓舞

  前 言

  北京舞蹈学院的孙颖教授所开创的汉唐古典舞学派,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,从大量的文献与图像中总结出汉唐时代舞蹈的表演风格、表现形式,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魏晋时期的时代风度,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演化,最终成为独立的风格流派,并能在中国古典舞中占有一席之地。《相和歌》则称得上是汉唐舞中的经典之作,其以盘鼓舞的形式,将汉唐舞风一以贯之,并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,其中舞步与节奏的配合可谓独辟蹊径,造就了非己莫属的点睛之处。

  一、汉唐舞《相和歌》概述

  汉唐舞《相和歌》出自民族舞剧《铜雀伎》的第四场“鼓舞重会”。这一场讲述了鲜卑朝魏的情节,其中的舞段《相和歌》便是再现了汉代宫廷中女乐伎人表演的场面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相和歌》这一片段是在2009年复排《铜雀伎》时增添的舞段,这是整部舞剧中多次出现的“群伎献艺”的扩充,虽然这一段对推动剧情发展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,但其使得剧情更加饱满,舞台场面更为丰富多彩。

  《相和歌》是以盘鼓舞的形式,重现了汉代鼓舞的精妙之处,复原了汉代宫廷的乐舞演出场面,也是整部舞剧群舞段落的精彩之处,更使得过去只存在于史料文物上的舞蹈,如今能够再现于舞台之上。群伎持鼓进场,身着束腰长袖舞衣,遵循汉唐舞风,加以摩击鼓面、上下腾跳等动作,并配合《诗经·子衿》作为唱词,全作处处严加考据且别出心裁。经过了十几年的考验,盘鼓舞《相和歌》早已成为舞剧《铜雀伎》中脱颖而出的舞段,在舞台上久演不衰,更是被写入了教科书,成为每个中国古典舞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。

  舞蹈《相和歌》于2017年参加了电视舞蹈节目《舞蹈世界》,也在2020年《国家宝藏》特别节目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国宝音乐会上推陈出新。此外,在2021年河南卫视和B站联合打造的大型剧情舞蹈节目《舞千年》中,《相和歌》的演出再次引发了热议,激起了大众对舞蹈、对传统文化的热情。有了科技的加持,舞蹈艺术在延续传统的同时,更能适应新时代,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。

  二、《相和歌》中舞步与节奏的配合

  回顾“相和歌”这种艺术形式的形成过程,可以看到,音乐与舞蹈当属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。同时,盘鼓舞作为汉代最为典型的民间技艺,即“角抵百戏”的内容之一,自然极具汉族民族特性。融这二者特长于一体,《相和歌》中的音乐与舞蹈更显相得益彰,兼以道具的运用,使得踏鼓而舞俨然成为节奏与舞步之间的桥梁。

  (一)舞步与道具

  《舞赋》中记载,汉代盘鼓舞的表演注重技巧,演出时舞者“及至回身还入,迫于急节,浮腾累跪,跗踏摩跌”①。在《相和歌》中,编导则刻意去掉了盘,只使用鼓作为道具。鼓既是舞具,也可作为乐器,踏鼓的动作意气轩昂,奏鼓的声音浑厚响亮。在动作的编排上,更是强调了舞步与道具的配合,刻意突出了舞者脚下的动作。

  首先是踏鼓,这是整个舞蹈的基础动作,许多步伐正是在“踏”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。踏鼓的动作单脚双脚皆有,一拍一动与碎步连踏交替,或抑扬顿挫或连绵不绝,有作为动作主体的、也有作为过渡连接的。无论是以何种方式,踏鼓这一动作本身便充满了活力,而踏鼓的同时也造就了厚重、响亮的鼓声,力量感与古朴气势显露无疑,由此显露出欣欣向上的整体风尚。这种古拙气派可谓汉代以降绝无仅有。

  其次是绕鼓,绕鼓的动作是舞者用脚尖围绕鼓的棱边划圆,形成独特的连续鼓声。这个动作本身出现的并不多,但却令人印象深刻,如中间两数列的舞者在鼓上旋转,两旁的舞者用脚尖绕鼓,相互呼应;在尾声中,舞者站在鼓上,随着身体向后倾斜的动势,一只脚顺势绕鼓边,以躯干为轴心,同样是绕了两个圆。这种以退为进的“逆向运动”,以及讲究圆润的“圆弧轨迹”的运行,正是古典舞的“身法规律”,这种来自于戏曲舞蹈“画圆圈”的动作,积淀着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,成为中国古典舞最为显著的特点②。

  接着是踢鼓的动作,有脚尖踢击鼓边的动作,也有脚掌从鼓面划过向前踢的动势。踢击鼓边多是在单脚踏鼓之后,抬起地面上的脚,以脚尖踢向棱边,使之前的连续动作戛然而止;脚掌前踢的动势则是顺势下鼓的准备动作,并且多是以此动作为标志,由分组动作变为集体舞段。此时的动作与踏、绕的浑厚有所不同,而是轻捷玲珑,与同样灵动的铃声十分契合,这在伴奏中更能显出民族色彩,不脱离传统的审美需求,却别有一番风味。

  最后是跳的动作,接续上述踢鼓后下鼓的动作,舞者落地在鼓前,继而向后跳一步,再次回到鼓上,接续踏鼓。此外,也有舞者站在鼓上,双脚向上跃的动作,同时双手高举划立圆,上肢与下肢一齐下落。无论是跳上鼓面,还是站立于鼓面上跳跃,都有空间上的位移,灵巧的舞步宛若轻盈飞鸿之态,同时跳的动作增加了动作的幅度,进而会加重鼓声,此时便会形成动作与配乐共同的高潮。

  鼓作为《相和歌》乃至整部舞剧《铜雀伎》的“线索”,在舞蹈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舞者踏鼓而舞,绕鼓而动,鼓与舞时合时分之美正是该作的独到之处,通过舞步与道具巧妙的组合搭配,跳脱出道具本身处于固定状态的“束缚”感,反而能够在纵向与横向的空间上丰富了视觉印象,更能凸显出汉代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息和健朗明快的审美风范。

  (二)舞步与节奏

  兼具舞具与乐器,鼓的运用造就了多样的舞步,更使得踏击鼓的动作本身便成为了伴奏的一部分,又通过舞鞋上所带“珠屣”,在鼓点声中穿插进清脆的铃响。舞步奏出了不同节奏的鼓点,鼓声又引导了舞步的节奏。

  舞蹈《相和歌》的配乐为并列单二部曲式,调式为A商六声加变宫调式,作曲为张磊。这首作品规模不大,十分简练,全曲分为前奏、A段、B段、间奏、尾奏五个部分,A、B两段均由对称性的两个平行关系乐句构成。“音乐中包含琴、鼓等多种乐器,将古典民族风格与现代配器编曲完美结合,旋律优美流畅,情绪层层递进,结构对比统一①”。配乐重复的旋律简洁明了,乐器的伴奏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,这符合全作的主题与意境,更与舞步配合融洽。

  全作整体的舞风由A段渐进,节奏在其中一直处于引领地位。踏、绕、踢等舞步的组合施用,结合顿感强烈的鼓点声,二者轻重缓急相宜,颇有舒适融洽之感。伴奏与舞蹈皆有“朗朗上口”的直感,原因在于每一部分的结构相同,均是前四句有唱词作为伴奏,四字对应两拍;第五句是第四句的延长音,一字对应两拍;第六句则为单纯的鼓声,三声鼓声后停顿,对应两拍。舞步便是据此节奏所编排,可见舞步与节奏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。

  例如A段的第一部分舞段,其舞步与鼓的配合为:第一小节是空、踏、空、踏;第二小节为踏、踏、空、空;第三小节为空、空、空、空;第四小节为踏、踏、踏、踏;第五小节为绕、绕、踏、空;第六小节为踏、踏、踢、空①。踏鼓时鼓声响亮,绕鼓时鼓声延绵,踢鼓时铃响清脆,动作与节奏清晰可辨,这种特点在全作中皆有所体现,贯穿始终。

  进入B段,节奏不变,旋律起伏增加,进入了乐曲的高潮部分,舞蹈也随之增强了力度与速度,前半部分为分组动作,后半部分为主题动作的重复变形。这一段增添了很多弱拍轻踏的动作,同时也增加了重拍上跳起、抬腿的动作,动作幅度更大,但并不拖沓,多在一拍之内完成,这令踏点的动作十分干脆,清晰可见。虽然这一段多是重复主体动作,但是通过规律且多变的分组,使得每一拍上都有踏鼓的动作与鼓声,正是在节奏的规范下,二者才能如此和谐融洽。

  可以见得,舞步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伴奏与节奏的因素,因而十分具有规律性。在一拍一字的小节内,舞步十分干脆利落,以一拍一动的方式,跟随节奏或踏鼓或落地,形成伴奏的鼓点,突出了整体的力量感。在一拍多字或多拍一字的小节内,舞步则变为碎步反复踏鼓、绕鼓等动作,不再是一拍一动,而是或快步反复、或拖沓延绵,正与节奏相匹配,更能在不变的节奏型中舞出节奏的变化。而在最后一句中,没有唱词做伴奏,以单纯的鼓点声作参合,最后一拍则多是没有鼓声,舞步也是在爽快洒落的踏、踢之后戛然而止,留下一拍的停顿,在密集的动作后止步,动静有常,搭配得当。

  要而论之,盘鼓舞的演出形式自古已有,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便是汉代美学风尚的最佳显现,“在汉代艺术中,运动、力量、‘气势’就是它的本质。那种运动、速度的韵律感,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,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。②”因而在汉唐舞《相和歌》中,正是由轻捷腾跃的舞步与井井有序的节奏之配合,将这种古拙气势高昂的展现出来,有如游云惊龙般,造就了该作的点睛之处。

  三、《相和歌》的“古”与“新”

  向前追溯,可以清晰地看到,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宝库中蕴含着何等丰富的精神遗产,在这其中,艺术赫然在列。作为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,舞蹈艺术也拥有着最为久远的历史。诚然当今的创作者在创作时仍然离不开传统与传承,虽然只能通过遗留下来的只言片语、断壁残垣来寻找舞蹈的痕迹,但“既然我们无法还原历史舞蹈的全貌,那为何不在有限的史料中赋予历史人物当代想象与思考①”。

  这些创作离不开对传统文化、对民族的自我认同,“在文化母体内创建中国自己的民族体系②”的意义毋庸赘述,这也正是汉唐舞的创始人孙颖教授尤为重视的。孙颖先生多年来不断从理论、实践、教学多方面、多视角潜心研究,悉心毕力构建汉唐舞体系,不仅留下了大量的理论专著、评论文章、创作作品、训练教材,更是以“古”为本,搭建了汉唐舞学派。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,长久以来未被世人所重视,而在孙颖先生笃学好古的精神下,汉唐舞这一艺术风格将会历久弥新,持续传承。

 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”这一重要理论③,舞蹈艺术也在追求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。在这一视域下,回顾汉唐舞《相和歌》,深入其文化底蕴与独特创造,或许有助于探寻历史的原貌,从而回归纯粹的古典舞蹈,真正实现孙颖教授所说的,“让世界感受到中国舞蹈的光彩和魅力④”。这既是当下舞蹈人对已故孙颖教授的缅怀,也是舞蹈创作者们所力求的,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、新发扬。

  结 语

  《相和歌》作为北京舞蹈学院孙颖教授的创作作品,出自于民族舞剧《铜雀伎》。其独树一帜的舞蹈语言、古韵盎然的整体风貌,兼有闪转腾挪的踏鼓击节与声韵朗朗的节奏之间巧妙配合,连同以孙颖先生为首的创作者们的匠心独运和细致入微,共同造就了这一汉风浓郁的千古绝唱。

  纵观全舞,音乐与舞步十分和谐,浑然一体而又相辅相成,其中节奏与铃、鼓的配合令整部作品民族韵味浓厚、汉代风致强烈。舞者通过脚与鼓的接触,突出了盘鼓舞的特点,更通过舞蹈的动作来表现节奏的速度变化,在伴奏中穿插鼓声与铃声,使得整部舞蹈更加鲜活、美好、充满了真情实感。《相和歌》借由盘鼓舞的形式加以表述,体现出独有的文化底蕴和独特创造,令民族舞蹈、令传统文化赫赫扬扬。

  探究《相和歌》的艺术魅力,不仅是对作品的喜爱与尊重,也是对创作者孙颖先生无限的怀念与敬仰,更是对这份自古有之“美”的追求,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,值得每个舞蹈人去研习,去弘扬。

  参考文献

  [1]李泽厚.美的历程[M].上海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,2009.

  [2]梁秀文.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学习与实践,2018(09).

  [3]苏娅.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当代舞台转化形式探索——由“双创”理论看孙颖舞蹈作品创作的当代价值[J].舞蹈,2022(01):41-44.

  [4]田湉.孙颖与他的《铜雀伎》[J].北京舞蹈学院学报,2009(01):54-58+4-5.

  [5]王克芬.中国舞蹈发展史[M]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4(02).

  [6]尤佳悦.铜雀台高显技艺,铜雀台深锁群伎——中国古典舞剧《铜雀伎》的当代解码[J].中外艺术研究,2020(04):151-160.

  [7]于平.“身韵”的价值与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构[J].北京舞蹈学院学报,2019(02):6-16.

  [8]张佑晨.论古典舞《相和歌》中音乐对舞蹈的引导[J].大众文艺,2018(12):131-132.

热门推荐